GPA 88,TOELF 100(口语21),GRE 150+168+2
东南大学,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
录取offer
UC Berkeley ME,西北大学 ME
JHU ME,RICE ME,Columbia ME
写在前面
在最初选校时,我不太想把Berkeley放入申请列表中,因为我觉得获得OFFER的希望不大,白白浪费一份申请费。但是最终我却意外地拿到了这所大学的录取,这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运。我的申请过程谈不上一路荆棘,但也不是一路坦途。我很高兴这一路有至领留学的相伴,帮我选择合理的路线,在关键之处指导我如何走得顺利。
出国动机
我自己本科已经是985学校,如果想更进一步,国内的可选项不多。目前国内机械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,浙江大学机械集中在电液伺服,但是我对这个方向没有兴趣。上海交大是机电综合,该校对外校保研学硕学制三年半,时间成本颇高,我也没在该校推免成功。其余还有一些车辆或者车身方面的重点实验室,但是学校平台吸引力不大。
相比之下,出国可选项更多,而且一旦今后决定读博士走学术道路,可以提前完成海外经历。即便是就业,海外经历对于今后回到外资企业工作的帮助不言而喻。
寻找中介
在我看来留学申请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任务,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有:定位选校,具体网申操作、文书编写、与对方学校和教授的沟通、最终签证办理等等许多任务。
这么多的事情我一个人应付不来,我觉得是找一个专业团队来做更合适。更重要的是,大四上学期我本身还在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项目内容,这一段我也没有时间自己去学习留学这方面的知识以及申请技巧。
此外,从留学的成本来说,如果不包含背景提升等附加项目,中介费占的比例并不多,但是有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。父母同学的孩子,之前就是通过至领留学出去的,申请到了很好的学校,这样我才了解了这个不大的机构。
关于科研
科研方面,孙革洪老师给我的帮助是巨大的。按照孙老师的建议,我从大四上就提前开始了毕设项目--生产线delta机器人。这个项目也是在伯克利大学的面试中被重点问到的。整个项目里面包含设计,加工,装配的整个生产流程。同时我完成了电路板设计制作,控制程序编写等一系列的其他任务。最后这个毕设拿到了优秀。
其实工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,一般从大二开始做打算。我自己是在大二大三的项目里面熟悉了建模仿真到装配一系列内容,然后到大四针对申请中项目尚有薄弱的情况,提前开始毕设并在其中增加了一些电类内容。
在我自己看,培养工程能力必然要通过做实际项目,在机械来说做实物尤其锻炼能力。实物制作里面的问题比仿真多得多,对项目整体把控的要求也更高。经验与教训同样重要。要多做,积累经验,在错误中吸取教训。
选校过程
选校时至领留学的老师给我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学校名单,几乎囊括了美国TOP50以内院校的所有机械项目。最初时为了稳妥起见,我选校有些保守,生怕会没学校上。现在想来很感谢孙革洪老师给我定位在TOP30的位置,说实话当时我是比较担忧的,好在我选择了信任孙老师,让我申请的尾声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文书&网申
在我的申请里面,八成以上的工作是由孙革洪老师团队完成的,所以本身申请对我来说并没有直接经手。基本上按照负责我项目的中介老师的要求一步步来。我只是前期和顾问老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交流,进行选校,之后文书写作中我只提出意见以及我认为要提出的要点。并在成稿之后与老师交流进行修订。
在网申方面除了专业方向由我来填写,其余都是由顾问老师负责。到后面签证申请也是顾问直接办好,我只要去面签就可以。其实我的负担很小。在这时间内,我只负责把自己的项目进一步丰富完整。
关于面试
在收到伯克利面试通知时,我内心非常忐忑。尽管前面已经面试过两次,但我对这一次还是有战战兢兢的感觉,可能是因为这机会太难得吧!面试中面试官对简历中提到的项目进行了仔细询问,我自己感觉对答比较自如。因为在正式面试前,孙老师已经为我多次模拟,并对项目部分如何回答给了重点指导。我能顺利拿到伯克利的录取,我觉得跟mock interview是万万分不开的。
申请建议
我给申请的师弟师妹的建议有四点,这都是我个人的切身体会啊!
第一,在科研项目上一定要多下功夫。这一点一定要早打算,多考虑多动脑子。可以针对自己的申请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。
第二,英语的学习不要急躁,外语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不能轻言放弃。
第三,在学校要和自己的老师多交流,多找一些机会,方便接项目与请老师做推荐人。
第四,找中介一定要找有工科背景的中介。孙革洪老师所带领的团队工科申请真的很强,他们的技术交流完全没有问题,文书写作和修改也十分顺畅。但如果一个中介团队里面都是学语言出身的话,那工科问题很难交流,不容易在申请中抓住重点。